2025年新加坡劳动法规合规要点
新加坡2025年劳动法规更新涉及用工契约、工时薪资、外籍员工管理、离职解雇等多个关键领域。电子合同需嵌入时间戳和IP定位,固定期合同续签需谨慎避免自动转为永久雇佣。加班费计算根据薪资水平分层设置上限,外籍员工配额新规提高薪资门槛并强化宿舍要求。解雇程序需严格遵循不同类型补偿标准,新增《工作场所公平法案》精神赔偿风险。建议使用MOM官方工具进行合规自查。
一、用工契约的隐蔽雷区
1.1 电子合同签了≠有效
关键漏洞:
远程签约未嵌入时间戳+IP定位(参考《电子交易法》第8条),今年已有3家企业因跨境签约无效被罚
补救模板:
在签名栏下方加粗注明:"本合同适用新加坡法律,争议由MOM管辖"
1.2 「自动续签」陷阱
真实案例:
某科技公司连续续签2次固定期合同(累计38个月),员工第3年主张自动转永久雇员胜诉
合规操作:
- 首次合同≤2年(外派岗可延至3年)
- 续签前必须中断3个月或更换岗位
- 第2次续签时书面告知"非永久雇佣"属性
二、工时与薪资的死亡交叉点
2.1 2025加班红线表
| 员工类型 | 时薪基数 | 单日上限 | 月总上限 |
|---|---|---|---|
| 月薪≤2600新元 | 基本工资 | 12小时 | 72小时 |
| 月薪2601 - 4500 | 前4小时:基本工资 超4小时:1.5倍 |
10小时 | 64小时 |
| 高管/销售岗 | 仅休息日工作可主张加班费 | - | - |
✳️ 血泪教训:某零售企业用"销售提成包含加班费"条款,被裁定需补足1.5倍差额+9%利息
三、外籍员工管理三把刀
3.1 2025配额新规落地痛点
SP准证死亡线(2025年9月1日起):
- 服务业:月薪≥$3300 → 金融业≥$3800
- 后果:薪资差$50即触发外劳税翻倍($650→$1300/月)
宿舍合规生死劫:
- 每床位≥4.5㎡(MOM突击检查带激光测距仪)
- 避坑指南:租用建屋局(HDB)公寓可豁免面积要求
3.2 CPF黑洞预警
本地员工:55岁以下雇主缴17%(基数上限$7400)
致命错误:将外籍员工计入CPF缴纳名单 → 面临2倍欠缴额罚款
四、离职雷区拆弹手册
4.1 解雇成本对照表
| 解雇类型 | 经济补偿标准 | 程序要点 |
|---|---|---|
| 正当解雇 | 代通知金(1 - 4周薪资) | 提前书面通知+工会备案 |
| 裁员 | ≥2年工龄补10天/年薪 | 提前30天向MOM报备裁员方案 |
| 平台工人解雇 | 按服务年限补公积金 | 需通过平台工人协会协商 |
⚠️ 2025新增风险:依据《工作场所公平法案》,因国籍/年龄解雇需额外支付最高$30,000精神赔偿
五、救命级的合规工具
5.1 MOM薪资计算器
自动生成符合要求的双语工资单
5.2 TADM调解预检系统
上传争议资料可预测胜诉率
5.3 外籍配额计算器
实时监控DRC依赖率(服务业>35%将冻结准证申请)
📌 最后叮嘱:2025年Q2开始推行"灵活工作制"必须书面化——远程办公每周≤3天需在合同明示,否则按非法降薪处理。这些细节藏在MOM官网的雇主自查清单里,每月更新建议设置提醒。合规不是成本,是持续经营的氧气面罩。
给中国出海企业的关键提示
在新加坡设办公室的某科技企业,曾因忽略"自动续签"规则被迫将临时工转为永久雇员。若吃透这三条可降本20%:
- 用电子合同时间戳+IP定位规避签约无效风险
- 外派岗首次合同延至3年规避自动转永久
- 通过MOM薪资计算器自动生成合规工资单
新加坡的人力资源游戏规则,本质是在刚性法律框架中用政策工具跳舞——那些把加班费算到小数点后两位、把CPF缴纳基数当圣经的企业,正在悄悄吃掉市场红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