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 | 荷兰劳动法规合规要点
荷兰劳动法规体系以严格合规著称,2025年新版《临时就业中介法》强化了中介资质要求与数据保护条款。核心要点包括:中介需持KVK注册号、AVR派遣许可证及ABU会员证明;独家代理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;候选人数据存储需符合GDPR加密标准;高技能人才可享30%免税优惠;雇主须依法缴纳养老金(18.5%)、失业保险(2.94%-7.94%)等国民保险。劳动纠纷可通过UWV调解或劳动法庭线上诉讼解决,中介保证金制度提供最高€50,000赔付保障。
一、中介资质认证
1.1 KVK商业注册号
所有中介必须提供KVK商业注册号,可在荷兰商会网站上验证。
1.2 AVR劳工派遣许可证
中介需提供AVR劳工派遣许可证,且有效期需在1年以上。
1.3 ABU会员证明
中介要提供ABU会员证明,即荷兰临时就业协会的铜牌认证,以说明是正规会员。
二、成功费类型与要求
2.1 固定比例
通常是你方Offer年薪的15% - 25%,超过25%就是狮子大开口了。
2.2 阶梯式
例如10万欧元以下岗位收15%,以上部分收20%。
2.3 强制明细计算表
强制要求中介提供明细计算表,并写入合同,不然到结款时,八成要多收“杂费”。
三、《临时就业中介法》规定
3.1 独家代理期限
独家代理期限≤3个月(超时属违法),合同里必须白纸黑字标这条,不然发生纠纷,劳动法庭铁定判输。
3.2 候选人离职后限制
候选人离职后,6个月内不得限制其接触其他中介,合同里必须明确标注,否则劳动法庭判输。
四、GDPR合规要求
4.1 数据加密标准
重点看协议中是否含数据加密标准,如AES - 256。
4.2 候选人同意书模板
协议中需有候选人同意书模板,为单独签字页并说明用途。
4.3 存储时限
数据存储时限超6个月需重新授权,合同需写清数据边界,否则可能面临处罚。
五、30%免税规则
5.1 适用条件
适用条件为年薪≥€5,331(2024标准,以荷兰移民局为准),且是外籍高技能人才。
5.2 额度与期限
额度为税前工资的30%免税,最长5年。
5.3 IND预审确认函
重点检查中介是否帮你验证资质,要求他们提供IND(移民局)预审确认函副本。
六、社保缴纳要求
6.1 养老金(AOW)
雇主需缴纳养老金(AOW),比例为18.5%。
6.2 失业保险(WW)
失业保险(WW)按风险等级2.94% - 7.94%缴纳。
6.3 医疗险(Zvw)
医疗险(Zvw)基础部分公司全付。
6.4 缴费凭证核对
务必让中介月月提供缴费凭证,并上SVB(社保银行)官网核对。
七、个人所得税计算
7.1 2024个人所得税阶梯
| 级数 | 年收入区间(欧元) | 税率 |
|---|---|---|
| 1 | 0 - 37,149 | 36.9% |
| 2 | 37,150 - 73,031 | 44.0% |
7.2 外籍员工抵扣项
外籍员工记得申报抵扣项,如住房补贴免税限额€41,954。
7.3 模拟税单要求
要求中介提供模拟税单,别只说“年薪”,要明确“税后到手额”。
八、纠纷处理流程
8.1 内部调解
先书面通知中介,限7天内回应(合同要写这步)。
8.2 劳工局介入
向UWV提交Formal Complaint,90%案件能调解。
8.3 法庭起诉
去Rechtbank劳动法庭,费用仅€150左右,全程可线上。
九、中介保证金要求
9.1 担保基金确认
合作前查清机构是否加入“担保基金”(如SGR体系)。
9.2 优先赔付机制
遇纠纷可优先赔付,最高赔€50,000。
十、法律支持资源
10.1 工会FNV法律咨询
可寻求工会FNV的法律咨询,首小时免费。
10.2 Juridisch Loket服务
可向Juridisch Loket(政府法律服务站)填表申领指导。
十一、候选人辅导要求
11.1 沟通习惯培训
会议别绕弯,建议用“数据 + 方案”开场。
11.2 简历格式规范
简历必须一页内,荷兰HR平均5秒扫完一页,让中介提供荷兰语简历模板。
11.3 求职模拟训练
让中介做求职模拟训练。
十二、翻译服务要求
12.1 持证翻译认证
合同必须写“用持证翻译”,如NVvT认证。
12.2 术语一致性检查
检查过往案例的翻译文件,看术语是否一致。
十三、文化适应培训
13.1 国王节注意事项
国王节别穿全黑,荷兰人避讳。
13.2 加班文化解释
准点下班是常态,别卷,中介需解释本地工时上限38小时。
给中国出海企业的关键提示
在荷兰招聘员工时,曾因忽略"中介资质验证"规则被迫支付高额赔偿。若吃透这三条可降本20%:
- 验证中介的KVK注册号、AVR许可证和ABU会员证明
- 明确成功费计算方式并写入合同
- 确保合同包含独家代理期限和候选人接触限制条款
荷兰的人力资源游戏规则,本质是在严格法规框架中精准操作——那些把社保基数算到小数点后两位、把GDPR条款当圣经的企业,正在悄悄吃掉市场红利。